美媒解读中国海岸防卫:2年将交付36艘海监船

2012年10月16日13:33  环球时报

  2012年10月13日,美国“战略之页”网站刊登文章《三大威胁》 (Menacing Things Come In Threes),该文根据中国建造3艘海监船的消息,分析了中国海岸防卫力量的组成、性质、功能和运用,认为中将国坚定对领土主权的主张,意图复兴“中心帝国”的民族传统。现将文章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中国最近流出的照片显示,三艘 1500吨级海岸巡逻艇(美国称“快艇”)正在同时建造之中,这是国内造船工业完成中国海监(CMS) 36艘巡逻艇订单的一部分,其中7艘舰艇的尺寸达到了护卫舰级(1500吨),15艘巡逻艇为1000吨级,14艘达到600吨级。过去4年,全球经济衰退沉重打击了造船工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长久以来,海岸巡逻一直由海军担任,过去10年间海岸巡逻部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舰艇和大量海军退役小型舰艇,中国将在未来2年内交付完成全部36艘海监船。

  海监部门是中国5个政府管辖的海岸执法机构之一,另外4种是:海岸警卫队,常年在海岸巡逻军事力量;海事局(MSA)负责海岸搜救;渔政执法船负责保卫渔场;海关负责打击走私。中国设立多种海岸巡逻机构执行类似任务时加强协同配合。1998年,中国成立了海监局,隶属于中国海洋局,负责中国专属经济区和近海水域的海上测量和环保执法,统一协调10大沿海城市和170个沿海城镇的海监行动。中国海监已经装备300艘船只和10架飞机,计划将海监队伍扩充至9000~10000人。当中国南海因为岛屿争端发生武装对抗时,海监船通常作为“准军舰”维护领海权益。

  中国的海监扩军可以提高对专属经济区的巡逻密度和强度。根据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陆地和所控制最近岛屿外22公里为国家领海,外国船只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海岸外360公里为专属经济区,所有国有权捕鱼和进行海底油气开采,但不能妨碍自由通航或铺设通信管线。中国早就声称外国船只在本国专属经济区内进行间谍活动,但是《海洋法公约》并未对此做出任何规定。

  近百年来,中国一直反感邻国非法闯入中国控制水域。近2个世纪,由于外敌入侵,中国在近海的权利被无情剥夺,先是欧洲帆船上的加农炮,19世纪又是日本的铁甲舰。自从60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坚定对领土主权的主张,意图复兴“中心帝国”的民族传统。

  中国非常关注拥有100座岛屿、环礁和岛礁的南沙群岛,那里虽然只有共计5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但是却连结着海域面积41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南海,是世界上最富饶的渔场,水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有45个岛屿被其他国家非法占领,其中越南占领了25个,菲律宾占领了8个,马来西亚占领了6个,中国大陆只控制了其中8个岛屿,台湾地区也只控制了1个。

  中国宁愿使用非军事或准军事船只(如海监船)驱逐专属经济区或争议海域的外国船只,防止造成武装冲突,并将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战略网/长风)

(原标题:美媒:中国海监新建36艘“准军舰”海上维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